新湖南客户端1月9日讯(记者 秦慧英 通讯员 李娜)杂粮富民扬新帆,情润三农践初心。1月8日,经省农业农村厅、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备案同意,省工商联指导支持的湖南旱杂粮产业联盟成立大会在长沙召开,将致力于打造湖南品牌,进一步提升旱杂粮产业规模与实力。
旱杂粮是小宗粮豆作物的俗称,湖南旱杂粮种植面积约1100万亩,品种包括玉米、红薯、马铃薯、莲子等。说起杂粮,人们总习惯于冠以“小”字,称之为小杂粮,是因为杂粮相较于水稻等大宗产品,面积和产量较小。不过,旱杂粮也有着大宗作物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,尤其是在“健康、养生”等观念深入人心的当下,杂粮市场正迎来属于它的春天。
大会表决通过了《湖南省旱杂粮产业联盟章程》和联盟理事、常务理事、副理事长、理事长单位、秘书长、副秘书长,并为湖南省莲冠湘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他所有理事单位授牌、授证书。会上,旱杂粮产业联盟还与金融机构、新闻媒体签约了战略合作协议,联盟内部分企业与科研院所签约了战略合作协议。
据了解,在省农业农村厅乡村产业发展处、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产业发展与科技处、省工商联社会发展处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动员下,目前联盟中已经有10家科研院所、6家商协会、13个合作市县、50多家会员企业,将省内与旱杂粮产业相关的科研机构、商会组织和生产销售企业凝聚成了一个整体,形成了合力。
“旱杂粮产业的保健功能突出,对健康非常有益,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健康产业。”湖南省政协副主席、省工商联主席张健表示,我省旱杂粮产业发展存在小、散、杂等突出问题,有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较少,生产、加工、销售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和区域优势,市场竞争力不强,如果能把旱杂粮产业做大、做强,将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、扩大对外贸易。同时,旱杂粮产业作为一个市场空间大、经济效益好、覆盖面积广、带动能力强的产业,无疑是大力发展乡村产业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依托。他认为,省旱杂粮产业联盟的成立,为我省旱杂粮产业发展打造了一个全新平台,从此将告别一盘散沙的混乱、低效局面,有了一个靠得住的“主心骨”。
省工商联副主席、开源·浏阳河·湖湘文化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罗可大当选为联盟首届理事会理事长。他表示,湖南省旱杂粮去年产值约150亿元,只相当于粮食产业的5%至6%,产粮、产值有很大提升空间,经过科研、精深加工产品附加值增加的空间大,且旱杂粮产业链可以延伸得非常长,农民可全产业链参加,变为“产业工人”。因此旱杂粮产业非常适合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。“旱杂粮产业联盟首要任务将立足品牌打造,铸造一流红色产业联盟品牌、“湖湘杂粮”公共品牌等,为湖南省农业农村、农产品再添金字品牌、响亮名片。”